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西单商场又怎么样?全年销售额才一亿四千万。而其中服装类流水才占多少?也不过一千万罢了。
想想看,如果一个小小的服装夜市真的超过了所有集贸市场,销售额假如再追上西城区最大的百货商场,这难道还不够让人惊讶吗?
更何况,长期以来由于纺织工厂只盲目追求产值,刻意躲避生产难度,不顾真实市场需求,生产出了过多的化纤制品。
这些材料按统购统销政策分配到下面的工厂,只能继续加工生产,再后面自然就是产销不对路,货虽然铺进了商场,可销售很有难度。
作为商业主管领导,电话里的这位副区长可一直为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头疼呢。如今终于发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希望。他又怎么能不激动?
于是副区长便再坐不住了。立即决定特事特办,马上组织召开会议,讨论服装夜市的发展方向问题。
同时也要研究如何为“服装夜市”的个体户们提供新的货源,是否应该全面放开区属工厂积压库存,和局部放开服装公司正品库存的问题。
而巧合的是,就在此时此刻,《京城晚报》和香港《大公报》也加了一把火。他们针对服装夜市的报道,也先后刊登出来。
1981年11月19日,在《京城晚报》第二版相当醒目位置上,一篇名为《京城第一家服装夜市开业,筷子促销倍受好评》文章发表。
配文照片不但有区领导剪彩的照片,还有宋国甫陪领导视察中勇挑重担的那一幕。
文章除了着重介绍了区政府办服装夜市的初衷,和开业当天火爆的经营场面。同时也对服装夜市的经营秩序、商品品种、价格优势以及这种新颖的促销手段做了详细介绍和充分赞扬。
说白了,这真是等于一次免费的整版广告,几乎让半个京城的人,知道了这个物美价廉的“服装夜市”。
由此可知,11月20日的销售额之所以能一举突破两万元,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而1981年11月21日《大公报》的相关报道,标题是《京城当是不夜城》。配发的图片是营业时间中,张灯结彩的大棚灯火通明、买卖兴隆的全景。
这片文章的立足点显然要更高一些,主要是分析了京城商业服务的严重不足的问题。
虽然文中不乏讽刺地说,京城近年来的发展是“气象非凡,诸多不便”,但却同时肯定了夜市这种比较活跃的商业形式。
比如文章中就写道,“就此京城的夜晚才算有了商业的灯火,街道两侧出现了活跃的光影。我们期待着更多夜市兴起,好让京城脱离大乡村的本质,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于是服装夜市火了,彻底火了。
从第七天起,再来光顾的顾客中不但出现了来看新鲜的港澳台同胞,销售额也开始向着更高峰迈进。
第十天,在宋国甫正式得到任命升任正职科长的这天,夜市的日销售额已经攀升到了两万四千元。
不过最终,还是没能突破区里所期望的两万五千元大关,因为从第十一天起,销售额又陡然直降,竟然创了新低,到了一万左右。
这是因为像秋衣秋裤、绒衣绒裤、人造棉、毛衣这样最热销的品种,积压库存已经出清了。服装公司的库房也只有可供商店的正货了。
可见再好的市场,也得有充足的货源才行啊。
好在这时候,区政府的讨论也因为社会的良性反馈和市政府的肯定,有了结果。
最终区政府决定,不但所有区属工厂全部库存积压产品,对“服装夜市”全面放开。服装公司化纤面料的正货,也可以对“服装夜市”开放。
这样一来,当处理皮鞋、棉鞋、棉帽子、袜子这些东西一摆上市场,销售情况又开始逐渐好转。
最终,经历过波动,日销金额恢复到了一万六七左右。
而由此引发的,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方面,正是那两篇报道,赋予了服装夜市标杆事件的意义,才使其在京城商业服务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以至于日后许多人在谈及京城的服装个体户的时候,大家的共识,就是最早的一批人是从这个服装夜市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因为这个本不应该在历史上出现的大棚夜市,取代了原本历史中,仅靠“画地为牢”来安置摊贩的杂乱小市场。
还间接地改变了京城零售业的形态和格局,大大加速了照明设备、霓虹灯和灯箱广告的发展进程。
比如说,东华门的夜市便会因此,足足提前一年的时间出现。
再比如说,王府井的百货商场,很快也会在区政府的要求下,模仿西单,在自己门口的空场上搭起大棚,开办一个专门销价处理滞销品的夜市。
而这一切,可就不是作为幕后操手的洪衍武所能事先预料到的了。
他,又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