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直混在沿海一带。
与老古再聊了会,刘豪想知道老古其它的作创经历,譬如说之前写过哪些作品有过什么荣誉之类的。
老古见刘豪要了解自己之前与文学的交情,于是慢慢说起自己之前与文学发生的一些事情。
原来早在几年之前,文学界最流行的是当年明月与易中天品三国,各地纷纷刮起一阵阵品史的大风,不管是公司总裁,还是街头小贩,在与人谈话当中都要时不时露出点历史知识,用以显示天朝文化。
为了抓住商机,海内外的盗版集团纷纷找人约写历史。
老古当时作为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有着较好的中文底子,很快被盗版集团吸入其中,并打算重点培养。老古加入盗版集团可能也是他人生之中一个必然,因为他接的第一个活就是于丹的东西,他当时甚至都不知道于丹是谁,根本无从下笔。
后来在网络上搜索得知此人是以讲孔子庄子之类起家的,在文坛极火,老古这才猜到盗版集团要他弄这么个《墨子心得》的真实用意。
因为老古在这一行只是初学者,没有经验,为了《墨子心得》日夜操劳,两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尽管如此,《墨子心得》被推上市的时候毫无效果,被人当成是拉圾。
为了在文坛上有所斩获,老古不断向盗版商忽悠,说自己以前看了多少多少东西之类的,很下笔如神,欠的只是个机会。
盗版商对之前老古弄得《墨子心得》没有弄名堂很是失望,看老古失败一次之后不但没有颓废或者买块豆腐回来一头撞在上面,还会自多检讨和创新的精神,普遍觉得老古可能是个可造之才,所以决定再给老古一次机会。
于是老古又接下一个叫《易中天品吐蕃》的长篇。
这是个很具有挑战性的东西,因为当时老古除了知道有个山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鸠摩智是吐蕃来的之外,他连吐蕃当年在中国地图上是哪一块都不知道。
为了应付当时的盗版商,老古四处搜集资料。
搜集的结果是终于被他知道当时的吐蕃在**,并且是**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这一点很重要,尤其对老古这些年一直无所作为的人而言,吐蕃只是他搞历史题材文学的一个真正开始。
《易中天品吐蕃》上、下两册共三十多万字,老古只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任务引导上市,可谓是光速。
虽说完成《易中天品吐蕃》之后的老古看起来比吐蕃还要沧桑老迈,胡子拉渣两个多月没有修剪,像跟**混了几个月回来一样。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当时《易中天品吐蕃》横空出世,引起了文坛的广泛争议。
很多人认为这是易中天又一次大炒作,只知在死人堆里卖弄学问,毫无创意可言,纯属瞎扯蛋,而更有人认为这是学术超男再次的巅峰之作,内容丰富多彩,论证有据有力,笔法环环紧扣滴水不漏,不愧是文坛的一代宗师。
...